当年那条引爆全网的微博,是我的面试题。
那个时候我刚毕业,踌躇满志,以为自己一定能如愿成为一名记者。 可投了很多简历后,全都碰了壁。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只有一家娱乐报社愿意面试我。 那个面试官笑容和蔼可亲,看似良善。 她说:「你只需要根据我们提供的这些材料,写出一篇引导负面舆论的报道就好。」 我很迟疑,担心这篇文章别有他用。 她却信誓旦旦地跟我担保:「这只是一道面试题,仅供我们内部评估你的能力使用,别有任何负担。 「你要知道,作为一名娱记,每天接触娱乐圈里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只能写出那种千篇一律的正能量是不行的。 「你也要揭露娱乐圈里的黑暗,不是吗?」 是这句话打动了我。 然而,他们交给我的材料,正是许烬的早年经历。 那个时候许烬太红了。 红到即使是不追星的我,也对这个名字略有耳闻。 所以,当我见到那些材料和里面那几张照片的时候,非常震惊。 很快,那篇稿子让我顺利地拿到入职 offer。 也是入职之后我才发现,那家公司表面上报道娱乐新闻,实际上是专门跟踪偷拍的狗仔。 最坏的情况还是发生了。 他们用自家的营销号发布了我写的那篇半真半假的许烬黑料,还给了我一大笔封口费。 「别忘了,你跟我们签过保密协议的,不然,我们随时都可以告你,也能让你在这个行业混不下去。 「还有,如果你告诉许烬,我们有的是办法让你承担全部责任。毕竟,这些可都是你亲笔写的。 「最重要的是,你有什么证据证明是我们让你写的?」 我果然被骗了。 那天的屋子完全封闭,我只以为是考场严密,并没有想过其他情况。 用自己的账号在那条微博的评论区里替许烬解释了很多次。 但没有人听我讲话。 大家总是容易被那些极具煽动性的言论裹挟。 这种无声的暴力像病毒,在群体间感染。 那家公司凭借这篇爆料,成功打响了自家营销号在网上的名气。 他们之后的每篇稿子,基本上都有狂热网友追捧。 而我没有收那笔封口费,直接提交了辞呈。 那段时间,只要是在网上看到关于许烬的报道,我就会下意识的心悸。 许烬的脸好像在提醒我,我做了件多么糟糕的事。 我和许烬明明是毫无交集的两个人生,却因为那一篇文章,牵连在一起。 就好像……冥冥之中,拽动许烬命运的那根细线就在我的手上。 曾经我无力组织,也没法做些什么。 现在不一样了。 许烬住进了我对面,还成了我的邻居。 或许是上天知道,许烬这个名字,早就成了我这几年来心里跨不过去的一道坎。 所以……才故意这样安排吧。 我低头看向手里的灯牌,终于长长地舒了口气。本文出自思美词典网,转载需带上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simeijiachuangyi.com/juzi/214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