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思美    更新时间: 2025-10-27 15:30
全文阅读

瓷片里的陌生时空林砚是被指尖的刺痛惊醒的。

眼前不是博物馆修复室熟悉的白炽灯,而是绣着缠枝莲纹样的暗青色床幔,

鼻尖萦绕着一股淡淡的檀香,混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药味。她动了动手指,

触到一片冰凉的瓷片,尖锐的边缘划破了指腹,渗出血珠。“姑娘,您醒了?

”一个穿着浅绿襦裙的小姑娘端着铜盆走进来,见她睁眼,惊喜地放下盆跑过来,“太好了,

您都昏睡一天了,王爷还派人来问了好几次呢!”王爷?林砚撑着身子坐起来,

头痛得像是要炸开。她记得自己明明在修复一件宋代青釉刻花碗,那碗在运输途中磕裂了,

她正用镊子夹着最小的一块瓷片拼接,怎么一睁眼就到了这种地方?她看向铜镜,

镜中映出一张陌生的脸——柳叶眉,杏眼,皮肤是那种常年不见光的瓷白,

唯独嘴唇没什么血色,看起来病恹恹的。这不是她的脸,她的眼角有颗小小的泪痣,

而这张脸干净得像张白纸。“我是谁?”林砚声音沙哑。“姑娘您是苏砚啊,

”绿衣小姑娘愣了一下,随即担忧地摸了摸她的额头,“您是不是摔傻了?

前天您在王府花园里追一只白蝴蝶,不小心摔在假山上,撞到了头,昏迷到现在呢。”苏砚,

王府,假山……林砚揉了揉太阳穴,

零碎的记忆片段突然涌进脑海——这具身体的原主是靖王府的一名侍妾,家世普通,

性格怯懦,在王府里像株不起眼的杂草,前天确实是为了追蝴蝶摔了跤,

没想到竟让她这个现代文物修复师占了身子。“王爷是谁?”林砚追问,

指尖还捏着那片划伤她的瓷片,凑到眼前细看——胎质细腻,釉色青中泛白,

是典型的明代永乐年间甜白釉特征,只是这片瓷片太小,看不出完整器型。“是靖王殿下啊,

萧璟渊萧王爷。”绿衣小姑娘说着,眼神里多了几分敬畏,“王爷性子冷,

府里没人敢靠近他,不过他对您还算上心,您摔了之后,是他让人把您抬回房间,

请了太医来看的。”萧璟渊……林砚默默记下这个名字,掀开被子下床,

走到桌边拿起那片瓷片。她对古代历史不算精通,

但也知道“靖王”这种封号常见于唐宋明清,而从刚才那片瓷片和房间的布置来看,

这大概率是个仿明的朝代。“我昏迷的时候,有没有人来过?”林砚想起自己手上的瓷片,

这东西不像是房间里原本就有的。“除了太医和王爷派来的人,

就只有侧妃娘娘身边的丫鬟来过一次,送了些补品。”绿衣小姑娘小声说,

“不过侧妃娘娘……您还是少招惹她为好,她性子傲,看谁都不顺眼。”林砚点点头,

心里有了数。她把瓷片小心翼翼地放进随身的锦囊里,

这是目前唯一能让她联想到“修复”的东西,也是她在这个陌生时空里,唯一的熟悉感来源。

傍晚时分,有人来传话说靖王要见她。林砚跟着丫鬟穿过回廊,王府的庭院很大,

栽满了梧桐,叶子已经开始泛黄,风一吹,簌簌地落下来,

像极了博物馆后院的那几棵老梧桐。靖王府的正厅很宽敞,光线却有些暗,

萧璟渊坐在上首的椅子上,穿着一身玄色常服,领口绣着暗金色的龙纹。他的脸色很白,

嘴唇没什么血色,看起来确实像传闻中那样体弱,但那双眼睛却很亮,像淬了冰的寒星,

落在人身上,带着一股压迫感。“感觉怎么样?”萧璟渊的声音很低,没什么情绪。

“多谢王爷关心,已经好多了。”林砚低头行礼,尽量模仿着记忆里原主的样子,

却忍不住用眼角的余光打量他——他的手指修长,骨节分明,放在膝盖上,指尖微微泛白,

像是常年握着什么冰凉的东西。“以后走路仔细些。”萧璟渊顿了顿,目光落在她的手上,

“手怎么了?”林砚这才想起指腹的伤口,刚才匆忙间没来得及处理,已经结了层薄痂。

“回王爷,是不小心被瓷片划伤的。”萧璟渊没再追问,只是让人拿了瓶药膏过来,

递给她:“好好养着,别留疤。”林砚接过药膏,指尖碰到他的手,只觉得一片冰凉。

她低头道谢,心里却在疑惑——这个靖王,看起来冷漠,却似乎对原主格外关注,这其中,

会不会有什么她不知道的隐情?离开正厅时,林砚特意留意了一下周围的摆设,

正厅的博古架上摆着不少古董,有青铜器,有瓷器,还有几幅字画。

她一眼就看到了博古架最上层的一个青釉瓶,瓶身有一道明显的裂痕,像是被人摔过,

用金漆修补过,却补得粗糙,破坏了瓶子原本的美感。那是一件宋代汝窑青釉瓶,

哪怕在现代,也是价值连城的国宝。林砚的心跳忍不住快了几分,她的职业病又犯了,

看着那件被修补得惨不忍睹的汝窑瓶,心里竟生出几分可惜。

金漆补瓷藏心事接下来的几天,林砚都待在自己的小院里,

一边熟悉这个时空的生活,一边整理原主的记忆。绿衣小姑娘***桃,

是原主进府时就跟着的丫鬟,忠心耿耿,对她没有丝毫防备,什么都愿意跟她说。

从春桃口中,林砚知道了更多关于靖王府的事。萧璟渊今年二十四岁,

三年前在战场上受了重伤,落下了体弱的毛病,一直没好利索,

所以皇帝才给了他“靖王”的封号,让他留在京城休养,不用再上战场。

府里除了原主这个侍妾,还有一位侧妃,姓柳,是吏部尚书的女儿,家世显赫,性子骄纵,

一直看原主不顺眼,觉得原主身份低微,配不上留在王爷身边。“姑娘,您不知道,

前几天您昏迷的时候,柳侧妃还在王爷面前说您坏话,说您是故意摔跤博同情呢!

”春桃气鼓鼓地说,“还好王爷没信她的。”林砚笑了笑,没说话。她能感觉到,

萧璟渊对她的“关注”,并不像是男女之情,更像是一种……愧疚?或者说,是某种责任?

她想起那天在正厅看到的汝窑瓶,心里忽然有了个大胆的猜测——原主的摔倒,

会不会和那件汝窑瓶有关?为了验证这个猜测,林砚找了个借口,

说想给王爷送些自己做的点心,再次去了正厅。这次萧璟渊不在,

只有一个老管家在整理博古架。“王管家,”林砚走上前,笑着打招呼,“王爷呢?

”“王爷在书房处理公务呢。”王管家恭敬地回答,目光落在她手里的食盒上,

“苏姑娘是来给王爷送点心的?”“是啊,”林砚点点头,顺势看向博古架上的汝窑瓶,

“这瓶子真好看,就是可惜了,有这么一道裂痕。”王管家叹了口气:“可不是嘛,

这是王爷最宝贝的东西,三年前王爷打仗回来,不小心把它摔了,之后找了好多工匠来修,

都修不好,最后只能用金漆补了一下,看着就别扭。”林砚心里一动:“三年前?

王爷是在哪里摔的?”“就在这正厅里,”王管家回忆道,“那天王爷刚回来,心情不太好,

失手把瓶子掉在了地上。苏姑娘,您问这个做什么?”“没什么,就是觉得可惜。

”林砚笑了笑,没再多问,心里却已经有了答案——原主的父亲,以前是宫里的瓷器工匠,

最擅长修补古瓷,三年前因为一场意外去世了,原主进府,

或许就是因为萧璟渊知道她父亲的手艺,想让她试试修补那只汝窑瓶?而原主的摔倒,

会不会是因为想找什么和瓷器有关的东西,才不小心摔了?林砚没再多想,

把点心交给王管家,转身准备离开,却在门口碰到了柳侧妃。柳侧妃穿着一身粉色襦裙,

头戴金步摇,看起来明艳动人,却带着一股居高临下的傲气。她上下打量了林砚一番,

嘴角勾起一抹嘲讽:“哟,这不是苏妹妹吗?刚醒就来给王爷献殷勤,真是有心了。

”林砚知道她来者不善,却不想惹事,只是低头行礼:“侧妃娘娘。”“别叫我娘娘,

我可受不起。”柳侧妃上前一步,故意撞了林砚一下,“听说妹妹以前是工匠家的女儿?

难怪手这么巧,连点心都会做,不像我,只会些琴棋书画,粗活可做不来。”这话明着是夸,

实则是在嘲讽原主家世低微。林砚的脸色冷了冷,却没发作,

只是平静地说:“侧妃娘娘说笑了,琴棋书画是雅事,点心只是糊口的小技,

怎么能相提并论。”柳侧妃没想到她会这么说,愣了一下,

随即更生气了:“你倒是牙尖嘴利!我警告你,离王爷远点,别以为王爷对你好,

你就能飞上枝头变凤凰,你这样的身份,配不上王爷!”林砚抬起头,

全文阅读
已经没有了 返回本书目录 已经没有了

同类推荐